都市转型的未来愿景:新北市立土城医院
每两年一届的台湾地区优良绿建筑奖于2021年12月颁发,JJP潘冀联合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“新北市立土城医院”是唯一获奖的医疗建筑。全世界都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,医疗建设有其特殊的意义,如何能肩负起绿色实践的责任,是新时代医院的挑战。
土城医院为北台湾区域级综合医院,是一座地下3层、地上15层的建筑体,共设38个医疗专科,总床数1058床,包含一般急性病床499床、慢性病床330床及特殊病床229床。为了落实人本医疗精神、平衡在地照护资源,土城医院以都市转型的未来愿景为概念,导入在地文化的区域特色,塑造温暖活力的全新医院形象。
爱地球是所有人类的责任,医疗建设在迈向永续的过程中,透过可持续绿色建筑计算公式,提供了表达爱的方法。标榜绿色可持续的房子,所付出的代价不只是金钱,还包含使用的便利性、对造型转变的期待、生活文化甚至使用行为的调整,等等。计量方式的演进,往往赶不上就诊需求、医材进步,建筑师在医院设计的职责,不再只是账面上计算的可持续,而必须远远超过现行的评议标准 。当我们靠近土城医院时,映入眼帘的是满山绿意,但这间不折不扣的绿建筑在现行台湾规范计算上取分却非常困难。本项目虽有多项创新绿建筑设计远高于标准,可惜碍于规范未能与时俱进致使评价得分不显著,但最终仍取得台湾黄金级绿建筑、银级智慧建筑、BIM等相关认证,使整体医院环境具有“生态、节能、减废、健康”的正向能量。
首先是环场救灾及后勤动线,需满足分秒必争的医疗行为,而声光与道路区隔不利于生物移动,“生物多样性”项目无法取分。
本项目坐落于环境敏感的山体上,坡度大、覆盖率小、土壤又不利保水,绿化量指针3.77/9,基地保水指针2.03/9,都是非常低的得分,凡此都让土城医院成为“合格容易高分难”的典型案例,必须竭力凭借其他外壳节能、绿建材等建筑手法方可获得分数。
医院室内的舒适环境是必然条件,但在营造内部环境之前,医院更重要的是保证感染控制与诊疗行为运作无碍,因此大量使用抗菌材料与防撞壁板是不可避免的。这些材料即便对人体无害,却未必都取得绿建材标章,虽对于实质室内环境有所帮助,对于绿建筑指标的计算却毫无贡献,因而室内环境指标得分仅5.17/12。
另一个室内环境检核障碍是内部的自然采光通风。由于检验诊疗空间需设在能够提供最迅速支持的位置,以此项目为垂直堆栈空间的方式组成的医疗院所,难免深入建筑体量,甚至为了感染控制的气压差而无法开门开窗。在通则性的绿建筑计算上虽无法得分,却创造了最安全的感染控制环境,降低能源消耗,减碳成效显著。
降低能耗从系统做起比设备提升更有效。医疗设施属于高耗能建筑物,土城医院首先将主体区分为医疗栋及宿舍栋,配置上避开陡坡,顺应原地形层次规划渐进抬升体量。隐入边坡的公共空间设置采光井,争取最大量自然通风与采光、减少外壳辐射热,提升整体医疗空间质量。院区交通采用立体化动线与车种分流制,提升交通流畅度及效率,既满足分秒必争的医疗行为,又大幅缩减运具碳排放。雨水排水透过截流系统、雨水储存池及滞洪池汇集,消弭瞬间暴雨所产生的冲击,成为城市重要的防灾设施。
室内空间大量开窗引进光线与扩展景观视野,开窗量与窗台高度依用户视觉位置配比,充分引进露台花园、城市光景及茂绿山色等景致。重要公共空间透过设置艺术创作,不仅提升院内区位识别度,同时缓解病患与家属的就医候诊压力。露台作为兼具观赏及休憩功能的疗愈花园,更鼓励患者亲手栽种,借由植栽过程达到疗愈功效,创造以人为本、明亮友善的医疗环境。
土城医院绿建筑策略已超越有限的规范,运营的减碳比建造期更有成果,清晰简洁的动线路径是解决腹地有限的策略。集束式组织让公共走道动线以中央梯厅为主干向四周连接——透过“主干分枝”的层次原则,建立起明确的轴线;同时于各节点处运用图像、多媒体设施指引,大幅改善进出医院如入迷宫的动线规划。电梯核心区依照使用特性及运送物品的洁污等级,配置客用、医疗专用、载货及感控功能等载乘设备,提供独立垂直运输动线,有效达到分流管理与安全管控需求。
医疗栋裙楼底层考虑人流及就医行为,设置门诊、检查区及急诊室,并以手扶梯加速人员运载;中层为医院重症区,包含手术室、产房及加护病房,以单层最大面积提高医疗使用效率;上层则为检验及病理等医疗后勤空间,并设置独立单层精神科病房及日间照护空间;主楼区采双走道环形动线,配置于住宿型长照机构及标准病房区,在医疗照护效能不打折的前提下,大幅减少能耗,在空调、照明与污水垃圾处理指标上都有显著成果。
近两年受到新冠影响,医疗设施运作模式不断提升,装配式的普及让医疗运作更加灵活,只是在全球减碳的目标下,医院“救地球与救命一样重要”。目前碳移除技术尚在萌芽期,可持续建设制度需要更精准地让创新绿色建筑技术获得支持,从而在整个医疗产业链建立起高效的供应模式。只有政策规范与时俱进,拉开再生能源供应面,才能使得耗能的医院能够不受物理距离的限制,积极投入新能源的开发行列。
[1] |
台湾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包括9大方面:
四是日常节能指标,包括适当的开口率、外遮阳、屋顶构造与材料、帷幕墙、风向与气流之运用、空调与冷却系统运用、能源与光源管理运用等;
五是二氧化碳减量指标,包括简朴的建筑造型与室内装修、合理的结构系统、结构轻量化与木构造;
六是废弃物减量指标,包括再生建材利用、土方平衡、营建自动化、干式隔间、整体卫浴、营建空气污染防制;
七是水资源指标,包括省水器材、中水利用计划、雨水再利用与植栽浇灌节水;
八是污水与垃圾改善指标,包括雨污水分流、垃圾集中场改善、生态湿地污水处理与厨余堆肥;
九是室内健康与环境指标,包括室内污染控制、室内空气净化设备、生态涂料与生态接着剂、生态建材、调湿材料、噪音防制与振动音防制等。 根据以上9大标准,台湾对建筑物进行绿色标章得分评估,将建筑物分为钻石级、黄金级、银级、铜级、合格级5个等级。 |